11月24日晚,苏州大学东吴哲学系列讲座(2022)之五在线上举行。此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喜教授主讲,主题为“哲学探究的自由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读马克思早期政论文章”。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庄友刚教授、哲学学科负责人车玉玲教授以及杨思基教授、吴忠伟教授、王一成博士、刘庆申博士、张晨耕博士与30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苏州大学哲学系主任桑明旭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桑明旭介绍了张文喜教授的基本情况。张文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哲学原理》的执行编委,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三大文摘转载百余篇;出版《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哲学向度》《所有权与正义:走向马克思政治哲学》《国家治理的政治哲学分析》等学术专著14部。
张文喜教授此次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三个主题:第一,马克思批判“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思想定位;第二,马克思强调的写作的目的;第三,哲学探究的自由与政治国家的关系。此次讲座的中心思想是:哲学自由探究的正当性是由人民和真理决定。写作的价值在于真理-理性-公正。马克思反对书报审查,捍卫新闻出版和思想自由,主张人民大众的价值观是哲学思想独立和创作的最终根据。
第一部分,张文喜教授从文字和写作促进文明和自由的作用讲起,认为文字与写作的发明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使用文字写作并以此促进自由和推进文明的人主要是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知识分子,马克思称之为作者或作家。张文喜教授指出,旧制度下政治国家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冲突,构成了马克思当时的思想背景。通过历史对比,马克思提出就思想本身而言,思想创造是自由个性创造的原则,而这一原则是与普鲁士当局的知识权力原则相矛盾。随后,张文喜教授谈到了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撰写的文章的主题,即作家的生态。在那个时期,作家依赖于报刊,报刊依赖于资本家,资本家依赖于统治者,而唯独不依赖于自由报刊的人民性。马克思这一时期的批判,指向资本主义的精神生产,与后来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批判“珠联璧合”,相互补充。这就是对马克思批判“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历史意义及思想定位的揭示。
第二部分,张文喜教授指出,马克思不是从一般理论观点出发,而是将新闻出版自由问题以及各个社会等级对这个问题的政治态度联系起来。张文喜教授对马克思所认为的写作的目的作了概括:首先,写作是给予人们希望的,写作的价值就在于“真理-理性-公正”。写作的目的就是作品,作品绝不是一种手段,因此,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人类的自由,真正的作家原则上是无异化关系的写作家。其次,作者是他自己思想的“仆人”和自己的“主人”。前者是指马克思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对作者进行的界定,即作者是生产者而不是食利者,作者可以为自己的作品忍受痛苦并进行坚定斗争。后者则是指作者的自主性问题,作家就是自己的主人,这才能体现自由作家的人民性。再次,马克思提出究竟应该为谁写作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写作当然是以个人的身份写“我自己”,这个“我自己”既是“我”的感受,也是“我”的人民性的身份。真正的、人民性的作家不是“标题制作党”,而是关注哲学的或文学的社会性、人类性的作家。就这个含义而言,作家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第三部分,张文喜教授指出,在马克思看来,思想的真理性应当由自由的人民及其实践来判断,全体人民是自身利益和知识的最佳判断者,整个社会是自己真理的持有者。因此,言论自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哲学探究的自由不能作为行业或职业来理解,真正的作家是写作自由精神的作家,马克思的早期政论文章共同探讨的主题是哲学和政治的关系,即哲学自由探究的精神。
最后,张文喜教授总结道,马克思的探讨给我们时代写作的启示是,作者的自主性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如果说作者的自主权向来不是绝对的,那么作者相对的自主权就是由人民和大众来约束的。不是由哲学家来决定人民大众的价值观,而是相反。
在总结发言中,主持人桑明旭教授从“哲学味浓、文本性实、思想力强”三个方面对讲座进行了总结。
与谈人庄友刚教授与张文喜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并就讲座谈了三点感受:第一,讲座的鲜明特征在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视野,重点表现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演进路径的微观研究。第二,讲座对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研究进行了细化和深化,特别是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对马克思早期政论性文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思考。第三,讲座所蕴含的更根本的问题在于应当采取一种怎样的方式和路径实现理论立场与价值立场、真理性与利益性以及人民性与国家性的统一。
在答疑互动环节,线上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杨思基教授分享了关于“哲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性”这一问题的看法。王一成博士提出了“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问题,张晨耕博士提出了“在当前理论背景下,青年人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成长中应当注意什么”的问题,研究生代表王众凯提出了“马克思所理解的哲学探究的自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否存在本质的差异性?如果不存在差异的话,是否意味着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目的保障着自由存在的合理性”的问题,等等。张文喜教授就上述问题逐一做出详细解答。
本次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张文喜教授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和具有浓厚哲学意味的话语,展示出马克思的广阔思想空间和哲学的学术魅力,这对于同学们增加理论知识、拓展学术视野、训练哲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