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晓涵
“苏大角落的故事”
虞晓涵,2019届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小管家诞生不久后,学姐虞晓涵开始参与运营小管家。她开创了苏大角落故事推送栏目,将生活的点滴感触表达于小管家推送中。她曾说,保持爱是她写作的唯一基石,而也正是这份热爱,使小管家在虞晓涵学姐的打样下一步步成熟、发光。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激励,亦是一种传承。
苏大故事的续写
保持热爱
漫漫亦烂烂
苏大角落里有我
便有意义
我与苏大角落
第一次写「 苏大角落故事」这个专栏的时候,距离小管家的出生还没有过很久。当时我仅被告知需要在每个星期五发一篇推送,内容是什么倒没有规定。我想,既然没有规定,那不如写一点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记得那时候每篇推送可能只有两三百的阅读量,所以谈不上什么负担。习惯写作的人应该能了解,亲自写几百字其实比从东拼西凑出一篇二手货更省时省力。其中印象很深的一篇故事是有关去取快递的事,写它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再走一次快递点,因为当时对苏大学生来说跑到二期挑挑拣拣实在是太熟悉了。这篇推送发出来之后,我看到我舍友边读边乐。
也有过绞尽脑汁实在写不出来东西的时候,这时候我就会发现,一个人想要找到幸福也许很难,但想要遇到困难实在很简单,于是也出现了几篇对校园生活不便的抱怨。我当时很喜欢用戏谑的语气去吐槽一些倒霉事,吐槽完了便觉得倒也没有那么倒霉。这类文章倒更能引起共鸣,最多人和我提到的就是在食堂找不到勺子的故事。五年过去了,不知道苏大三食堂的勺子是不是还不够用。
整个专栏持续的时间大概也只有半年不到,停止的原因我现在也记不清了。一开始写的时候只当是完成任务,慢慢也有了感情。除此之外,他人的反馈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当时有很多朋友会认真地读我写下的每一篇故事;还有一本研究生主办的校园刊物因此对我进行了一期采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亲爹坚持在每一篇推送下深情评论,用自己真名做微信昵称的他可能没有意识到,写在作者栏的我恰巧和他一个姓。
我很感激当时鼓励我做这件事的同学和老师,我也很感激苏大,虽然我能给它留下什么东西,但它给了我一个独一无二的电子印章。
我从识字开始就习惯写故事。读书和习作对我来说不算爱好,不算特长,仅仅算是一个消遣。这种消遣随逐渐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年纪的增长改变了我的遣词造句和行文风格,却还不够改变某种内核:写作是我给世界的情书。
对世界保存爱意,并不指时刻都能有好心情,也不是做整天都乐的大傻子。爱的反面不是恨,爱的反面是冷漠。一切情绪,一切的爱,恨,愤怒,释怀,悲伤,幸福,希望和绝望都是还保持热爱的证据。我前两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于是两年之间我没能写下一个字。我失去了表达的欲望。
人应当有表达的欲望才行,或者可以说,表达欲是生命力的一部分。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写作,无论是照片,视频还是在朋友圈发九宫格自拍都可以是一种表达。这是一种需要小心翼翼去呵护的东西,一不留神就会消逝在生活的洪流里。我想,一个年轻人如果失去了表达欲未必会过得不好,但也许会没有办法去爱。
保持爱真的太重要了,这是我写作唯一的基石。
从苏大毕业已经两年了,现在有时候偶尔路过学校,都会有一种恍惚感,总感觉学校最北边那栋宿舍的五楼是不是还躺着一个自己。这种时空的交叠会让我颤栗,又会让我觉得有一些幸福。每一年苏大的银杏都会变得金黄,每一年它们都迎来送往。我已经离开了,但有一部分的我留在这里。
我还没有把写作变成职业,目前也没有这样的打算,这反倒让这件事变得更简单了。这种状态下,文字并不一定能表达出美好或痛苦,但它一定能表达出真诚。真诚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不仅是对他人,更多是对自己。在我停止写作的时间里我甚至无法对自己诚实,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软弱,不愿意去坦白自己的欲望,这些当然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消解,但如果能坚持写作,这个过程会快得多。
对很多人来说,无目的的写作也许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它没有办法直接创造利益,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反馈,花几天几夜用心头血把自己剖开重塑写下的东西可能只有几十个人扫一眼,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世间的忙碌和痛苦弥天盖地,足以湮灭任何一个微小存在,足以消抹任何一个黑白字迹,但人类总会用经日历年的勇气和热爱找到黑夜里的光亮。加缪让人坚持奋斗对抗生活的荒谬,我想,坚持写作和表达也是一种微弱的对抗。这当然是一种孤独,但抛开时空的限制,它又显得没有那么单薄。你永远不知道让你心灵震颤的文字会来自何处,你也永远不会知道你留下的东西在多久之后会让另一个人受到触动。
写这篇文章是受管院的张凯丽老师邀请,她对我说她现在依旧对我的文章记忆深刻,哪怕已经过了整整五年。如果一定要问我意义是什么,我想,这就是一种意义。
小管家在被关注,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着。我们在里面书写自我,在里面看见自我。在苏大的角落,发生着每个人的惊天动地,而我们,就像虞晓涵学姐一样,努力把波澜壮阔捕捉、表达,将情绪传递,让角落的故事也被倾听。
素材来源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中心
文字 |虞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