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历史性思想”讲座顺利举办
时间: 2021-12-01  作者:   浏览次数: 928


      应苏州大学哲学系邀请,20211126日晚7点,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仰海峰老师在线上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历史性思想”的讲座。参加本次讲座的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庄友刚教授,哲学系桑明旭教授、李红霞副教授、王一成博士以及学院四十余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座由车玉玲教授主持。

      仰海峰教授从“马克思历史性思想的内涵”、“历史性视野中的马克思思想分期”、“历史性与马克思哲学的开放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仰教授认为,历史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马克思与同时代其他思想家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他将资本主义社会视为一个历史性的社会。包括蒲鲁东在内的同时代思想家都将以往的封建社会视为“人为的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最符合自然规律、最符合人性的自然社会。他们关于社会的种种论证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资本主义的永恒性、天然性视为理论前提。正是由于缺乏历史性,他们才陷入了各种各样的循环论证,将本来应该说明的问题当作前提。马克思与他们不同,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也必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替代。

      社会存在的历史性决定了意识的历史性。仰教授指出,思想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文性关系,思想之中必然能找到历史的前提,而历史中也必然蕴含着思想的根源。在历史视野中,马克思哲学思想可以至少分为三个时期,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之前的人本主义时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为代表的生产逻辑批判时期和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代表的资本逻辑批判时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哲学所阐发的生产逻辑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为了生活就必须满足自己吃穿住行的需要,因而就必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在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了丰富的社会关系。这里的“生产”对应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这种“劳动本体论”并不是马克思的发明,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就曾讨论过“主奴辩证法”,提出奴隶在陶冶自然(即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自我意识。以“劳动本体论”为理论前提的生产逻辑虽然解释了人类的一般历史,但并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于是,马克思的思想进一步聚焦社会存在,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转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开始着手对资本逻辑的深度剖析。现实的社会生产并不是个人以自在自然为基础展开的,而是前人(或他人)所积累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资本逻辑实际上是统摄以使用价值生产为目的的生产逻辑的,生产逻辑只有在资本逻辑中才能获得其现实意义。在思想层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进行的拜物教批判本质上也是对商品社会普遍化之后的思维方式的批判,经验论、唯理论和黑格尔哲学本质上都是拜物教思维方式的哲学反映。实际上,马克思直到《资本论》才真正讲清楚了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之间的关系,进而克服了“劳动本体论”,实现了对黑格尔的真正地理解和超越。接着,仰教授抛出了一个问题,关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之后的《人类学笔记》时期究竟是马克思转向了东方社会逻辑还是人类新文明逻辑,或者其他什么逻辑还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空白,鼓励大家积极研究相关问题。

      马克思哲学的开放性正是其思想的历史性所决定的。仰教授指出,马克思之后的各种思潮本质上都根源于其所处的社会存在基础。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自由竞争的时代,之后,随着电力取代蒸汽机来提供动力,希法亭所说的“组织化的资本主义”成为可能;到后来福特制所引发的生产与消费的变革,则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提供了社会存在前提;技术的持续进步导致了对人日益严重的控制与压抑又引发了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卢卡奇直到弗洛伊德等对人的精神世界和存在状况的反思。据此,仰教授建议构建西方思潮的知识地图,以社会发展史为横轴,以思想史为纵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各种思潮的真义。面对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怎样沿着马克思哲学所开创造的道路继续分析时代、批判时代、引领时代就成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者的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讲座结束后,庄友刚教授和桑明旭教授分别对仰教授的精彩讲述作点评,各位老师与同学们同仰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仰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让老师和同学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大家都十分期待仰教授有机会继续传经送宝。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图/杨泽峰    审核/王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