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堂,哲学博士,哲学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学术经历:2004年获得武汉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同年引进到苏州大学,2015年晋升为教授。除了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2012)外,还是美国加尔文学院哲学系(2008)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2009-2010)的访问学者。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基金项目:目前主持1项教育部一般项目“从伽利略对称性原理到杨-米尔斯理论的发展逻辑研究”和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诠释学研究”的子课题“科学技术诠释学的现状与挑战研究”。之前还主持过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物理的研究范式”等教育部项目3项、江苏省社科项目1项。获得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物理学哲学、认知哲学与科学哲学,包括统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量子规范场论、以及其他当代物理学基础理论中的哲学问题;认知科学中预测加工理论(pp理论),特别是自由能原理(freeenergyprinciple)的科学方法论、及其在生命系统和认知过程中应用的案例研究,与认知哲学交叉的中西哲学(比如诠释学)的问题研究;贝叶斯式(bayesian)的科学哲学、及其在各门具体科学(比如经济学)和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数据分析)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开设课程:《当代知识论》(本科讲授课程);《科学哲学》(硕士研读课程);《量子物理学的哲学》(博士讨论课程)。
招生方向:物理学哲学与认知哲学(博士研究生);一般科学哲学与特殊科学哲学(硕士研究生)。(有疑问请随时邮件联系lijitang67@163.com)
主要代表作:
1.《量子规范场论的解释:理论、实验、数据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2.《物理学规范理论基础的语境分析》(发表在《哲学研究》,2012年第4期);
3.《从形而上学到物理学》(发表在《哲学动态》2006年第2期);
4.《当代规范理论语境中的科学实在论》(发表在《哲学动态》,2009年第8期);
5.《规范理论解释和休谟式随附性》(发表在《哲学动态》,2012年第4期);
6.《lhc物理时代理论和实验之间的关系问题》(发表在《哲学动态》,2016年第2期;
7.《从康德的科学哲学到规范场论》(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6期);
8.《如何考察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物理的研究范式》(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3期);
9.《规范理论解释和结构实在论》(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4期);
10.《广义相对论是一种规范理论吗?》(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2期);
11.《作为几何和物理相互作用典范的广义相对论》(发表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5期);
12.《从相对论到规范不变性原理》(发表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3.《从量子力学解释到量子场论解释》(发表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
有代表性的还有会议论文《从康德式的概念论与非概念论之争到预测加工理论》(2021)、《心理物理学定律何以可能》(2021)和《量子诠释学如何可能》(2021),总共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论文被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和学术期刊引用;代表著作还有《规范场论的哲学探究》(2008合著),译著《20世纪场论的概念发展》(2008合译)、《物理学哲学(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2015合译)。
所在部门: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哲学系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607#7306工作室。
电子邮箱:lijitang67@163.com(常用);lijitang@suda.edu.cn